天安门城楼前,二战胜利80周年的钢铁洪流待阅,而一场更微妙的地缘政治破冰行动正在幕后悄然布局。
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确认出席9月3日北京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。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表示:“我们正为北京之行做筹备。”此次访问将持续4天,被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称为“极为罕见”的长时国事访问。
真正搅动全球外交棋局的是佩斯科夫的另一句话:“如果特朗普恰好也在中国,不能排除两国总统会晤的可能。” 面对记者追问,他意味深长地补充:“我们尚未听说特朗普总统也计划前往北京。”
01 普京的长时访华,中俄关系的特殊信号
普京此次访华行程长达4天,在元首外交中极为罕见。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直言:“这种情况很少发生。但现在,这显然将会出现。”
如此安排显示出中俄在当前国际环境下的战略协调深度。访问期间将举行多场活动,远超常规纪念典礼的范畴,涵盖政治、经济与安全领域对话。
此次访问延续了中俄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的立场。在特朗普上台次日,中俄领导人即进行电话会谈,普京1月已接受访华邀请,体现了双方在践行真正多边主义、推动上合组织发展及金砖扩容三大议题上的高度共识。
中国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,将与俄方共同推动区域安全与经济整合,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。
02 俄罗斯的战术示好,为何选择北京舞台?
克宫的表态暗含深意。佩斯科夫强调:“我们相信特朗普愿意推动和平解决俄乌冲突。” 这句话实则是给特朗普递出外交台阶,同时将球踢回美方。
俄方突然放风“北京会晤”可能性的直接动因,源自特朗普7月下旬对俄发出的50天停火期限——到期日恰好指向9月初北京阅兵时点。
特朗普威胁若未达协议,将对购买俄石油的国家征收100%关税,同时却矛盾地宣称“热爱俄罗斯人民”。
俄罗斯正面临西方制裁的全面绞杀。7月18日欧盟加码封锁俄石油出口,连印度炼油厂都被波及。
普京急需稳住特朗普。选择在中国主场发出会晤信号,既能避开主动邀约的弱势姿态,又可借中方场域增加谈判筹码。
03 特朗普的虚荣与算计,阅兵式诱惑难拒
特朗普对北京之行的兴趣存在多重驱动力。他素有“大场面情结”,此前在世俱杯颁奖典礼上,他赖在台上不走直至获得冠军金牌,甚至带走奖杯正品只留下复制品给冠军队伍。
中国手中的稀土牌更具战略分量。6月中国对美出口稀土磁铁暴涨近7倍,令美方构建替代供应链的百亿美元投入近乎失效。
特朗普迫切希望解除对华稀土管制。若能在阅兵期间实现中美俄三巨头同框,将成为其选举年的重磅外交筹码——这是奥巴马、拜登都未曾获得的“待遇”。
美国国内反对声浪强烈。《国会山报》警告特朗普若在中国见普京等于“政治自杀”,反映建制派对中俄美三方重构国际体系的深层恐惧。
04 中方的战略定力,乐见其成却不强求
面对可能的历史性会晤,中方展现出高超的战略定力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7月29日的表态堪称经典:“中方乐见俄美改善关系,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贡献。”
短短19个字,既坚守中立立场,又为潜在会晤创造政治空间。
对于特朗普具体行程,郭嘉昆仅回应:“关于你的具体问题,我不了解有关情况。”
这种留白恰恰彰显中国智慧——不主动促成但也不阻挠,将决定权交还美俄双方。中国借助二战纪念打造中立对话场域,回避“调停者”身份,避免卷入美俄结构性矛盾。
05 最后的变数,普京与特朗普的博弈困境
正当全球聚焦“北京会晤”可能性时,特朗普7月28日突然将50天停火期限压缩至10-12天,俄方措手不及。
佩斯科夫强硬回应:“冲突因威胁俄国家安全而起,与油价无关”,暗示不会接受美方挂钩施压。
俄罗斯最新表态显示会晤可能性降低。克宫7月29日明确表示对“特普会”“一无所知”,普京助理苏尔科夫更强调需“等到大量工作完成”才会考虑会面。
战场优势让普京不愿在乌东四州归属、北约限制等核心议题妥协。
特朗普面临两难:若强压乌克兰接受俄方条件,将坐实“通俄”指控;若放任战争持续,又违背“结束战争”的竞选承诺。 这种困境使北京会晤即使成行,也难突破僵局。
无论普京与特朗普最终是否在天安门城楼上握手,中国已借二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舞台向世界证明:北京能架设起其他大国无法构建的和平桥梁。
国际媒体焦虑观望,美国《国会山报》甚至公开“劝说”特朗普不要前往北京与普京会谈。1945年中美俄并肩战胜法西斯,80年后三国能否在北京化解新的全球危机?答案将在未来35天揭晓。
大财配资-10大股票软件-加杠杆软件-配资网站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