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81-1
罗掞东招集花之寺
花寺同来寺未花,却疑题榜近浮夸。京曹尽带儒酸味,诗社休参国论哗。二月春深偏雨雪,南城冰解屡迴车。举杯祗合催人别,自觉忧时意已奢。
【笺注】
据《郑孝胥日记》宣统三年(1911)二月十五日(3月15日),郑孝胥赴罗掞东(即罗惇曧,详见0467《人日立春罗掞东邀集四印斋,是王佑遐侍御故宅》笺注)之约于花之寺。花之寺,得名于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。罗聘常梦入花之寺,自号“前身花之寺僧”。罗尝来京售画,蜗居右安门外三官庙,穷困潦倒。好友江西人曾燠,中进士,入翰林,依罗聘故事,乃出资修葺三官庙,后改题寺名,曰“花之寺”,且作《花之寺看海棠歌》,其自注云:“寺本名三官庙,花之寺盖余所题”。于是花之寺就有了赏海棠的传统。郑孝胥来游之日为百花生日,后林纾绘《花之寺图卷》,其题识曰:“辛亥百花生日,瘿公先生集同人游花之寺,海棠未开,景物黯然。”正与郑孝胥诗“寺未花”相符。
此诗借春深而花未开,感慨京曹结社集会只是借机议论国事而已,郑孝胥的“休参国论”,“忧时意奢”,正反面衬托了这种情境。
(1)“花寺”二句:一同来花之寺,海棠花还未开,却怀疑寺门题的榜书近于浮夸。
“题榜”,此指花之寺寺门所题“花之寺”之榜书,乃曾燠所书。
首联交代游花之寺,却因雨雪,海棠花尚未开。
(2)“京曹”二句:在京的曹官都带些读书人的穷酸味,诗社就不要掺和些国事的喧哗争论了!
“京曹”,朝廷曹官——清代称朝廷各部衙门司官以下的属官。清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九:“近二三年京曹日窘,寻常部院官出无车马者什九。”
“儒酸”,形容读书人贫窘之态。宋周敦颐《任所寄乡关故旧》诗:“老子生来骨性寒,宦情不改旧儒酸。”
“诗社”,宣统二年,陈衍与赵熙、胡思敬、江瀚、江庸、曾习经、罗悖最、胡琳章等结成庚戌诗社;宣统三年,陈衍又与陈宝琛、郑孝胥、林纾、胡思敬、曾习经、温肃等结成辛亥诗社。
“国论”,有关国家大计的言论、主张。宋王安石《河势》诗:“国论终将塞,民嗟亦已勤。”
颔联语带调侃地描写在京友人,身处下僚,生活贫窘却议论国事颇热烈。
(3)“二月”二句:二月春深,偏偏是多了些雨雪,南城的冰化了,几次来游,乘车返回。
“南城”,此指北京城南。此前辛亥诗社的几次活动都在城南。
颔联描写春深多雨雪,虽没有花开,但冰花后南城的机会已多次了。
(4)“举杯”二句:举起酒杯,只符合催人离别的情境,自觉这忧时的心情,已属于奢望了!
“举杯”句,郑孝胥诗末自注:“胡瘦篁时将出京。”胡瘦篁,即胡思敬(详见0481《送胡瘦篁侍御出京》笺注),胡后于四月初二日(4月30日)离京。
“意已奢”,心情已是奢望了。奢,过分。意奢,指奢望。清黎简《典衣诗答药房》:“有如破家儿,意奢而恃少。”
尾联感叹文酒之会没了花事,只是符合与友人胡思敬离别的情态了,并认为忧时为奢望。“忧时”,或含二意:春深风雪多致使花未开,一意也;国事蜩螗,二意也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大财配资-10大股票软件-加杠杆软件-配资网站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